你不能拿紫砂壶传统造型文化要求 治宇 的壶上,首次见他作品的人大多会呼一句:“这是陶罐?”
这是我们的习惯,也是治宇的无奈😄。基因里的定式思维会让我们把某种相似特征归为一类,就像见到这个造型会让我们想到原始社会出土的某些陶罐。
而这个远远早于宜兴紫砂壶“常态”出现的造型,在治宇手里,只不过用“紫砂”表达出来。
源于原始社会的陶罐造型,不过小巧的尺寸以及精致的做工,让它完好的融于现代环境里。我玩这件小壶时,总有一瞬间恍惚,想到原始社会里的某些东西,沧茫、遥远……
这件“异类”一般的作品,如果说泥料和工法还是遵循宜兴紫砂壶传统,那壶身绘出的装饰纹可真是作者要表达它的“最后一丝倔强”。
这是典型的原始社会陶器纹饰,起伏的曲线、螺旋形纹饰皆由鸟纹变化而来,它们绝大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或其它崇拜的标志而存在。
治宇这道工艺并非泥绘,它不是附在壶身表面,而是印入壶身泥料中,类似在泥绘基础上再用明针将纹色按入壶体,抚摸起来如若无物。
虽然造型以及纹饰上充满了时间的隔绝感,但真正使用时,抚摸紫砂泥质特有的温润以及注水时趁手感,还是会尽量降低你对时间错觉的强烈感。😄
我们再细细品赏一下这件作品:
粗硕的壶流
扁型壶把,从肩延伸至上腰。
壶盖作了一个与身形呼应的螺旋纹。
使用时,出水极爽,
不习惯这么大量出水的朋友可要慎重😄。
泥料选了一款青段泥,
用高温气窑烧成,呈灰黄色,
壶底印“治宇”款,
纯手工制作,容量170cc。
转载请注明:茶馆网 » 这把紫砂壶,老是带我回原始社会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