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称赞文旦壶说:「至于摹形象体,殚精毕异;韵敌美人(美人肩),格高西子(西施壶)。」意思是,文旦壶的风韵堪比美人之肩,柔若无骨;而壶型格调比西施乳都要高雅些许。
文旦壶是一种相当可爱的紫砂壶式,广为流传。随着各家理解不同,文旦壶的器型比例与胎土亦各异,呈现截然不同的韵致。
今偶得一件 高永杰 老师作《文旦壶》,甚为喜爱。作小文一篇,从型韵、制工、胎土等方面,略作赏析,分享师友。
器身由极精简的线面架构
流线丰满光润
壶盖壶身浑然一体
重心低压,身型饱满
近圆角三角形。
壶流短而粗
口沿收束作圆形包嘴
若壶体生长而出
壶把柔和,呈倒把状
线条纤巧,比例和谐。
此器胎土特征,若清初时期
掺砂较粗,颗粒效果明显
这与高师本人创作方向有关
摹老器出身
追求大开大阖,豪放潇洒。
文旦柚,食之清甜甘酸。成熟的果实带来的滋味,犹若那女性的情感,含蓄绵长。在这里,一件紫砂壶的仿生态,亦体现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。
转载请注明:茶馆网 » 丰神绰约。「文旦」,高永杰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