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要买高永杰先生的壶
优先考虑三类:
一、「文旦」
二、曼生系列某几个款
三、明式类执壶以及特色胎土巨轮珠
至于原因,以后作专题展开
今日看一件高永杰「曼生石瓢」
大品,400cc,本山段泥
玩这把壶之前
须了解两个信息:
1、器型特色
石瓢属经典器型
种类繁多
石瓢之精髓在于筋骨、型韵
在三角形大体结构基础上
通过部件不同比例不同形态之展现
表达不同韵味
曼生石瓢属曼生文人壶系
重点表现雄健古朴的造型风韵
相较后期的子冶石瓢
曼生瓢筋骨中偏为丰腴
展现曼生闲逸质朴的意趣
壶身铭文:
「不肥而坚,是以永年」
字形清秀,金石味浓
高师身处摹古圈
请的陶刻师也是专事曼生壶铭摹刻
专业度高,值得玩味
2、作者履历
高永杰先生是紫砂圈知名的仿老壶制作
以及古壶配盖的陶师
所谓“古壶配盖”就是为缺盖的老壶残件
补制壶盖
这使得高师有大量的机会上手古壶原件
对于古壶型韵的把握以及胎土的研究
比一般人有更深入的理解
且「曼生石瓢」还有个特殊经历
上海的八壶精舍曾委托高师复刻过几款曼生壶
曼生石瓢属其中一件
此壶原件曾在高师手中半年多之久
常玩古器复刻的朋友懂得原件在手的意义
所以高永杰先生的「曼生石瓢」
我认为值得玩味,推荐
当然有个重要提示:
制摹古件出身的陶师
优势在于对型架韵味的把握
劣势在于砂壶制作工艺的严谨
这一点对于玩老壶的朋友没有障碍
重点对于新壶玩家的提醒
最后对这个容量说个小小观点
400cc对于绝大多数茶客已然不实用
但我想起某个深夜与高师喝茶
喝倦了他准备回房歇息
手里捧着一把壶就走
他看我奇怪的眼神便向我解释:
「一辈子与古壶打交道,
总是在临睡前想象古人玩壶的情景。
古人闲时多,常常无事捧壶躺着眯着
所以睡觉前摸着壶是多年习惯了。」
我们往往喜欢符合标准的完美作品
此刻我却看到了个性的可爱
400cc这件曼生瓢大品
给了我畅想古人捧壶抚摸的悠闲
奥兰田亦说:
「不论状之大小…苟有适于意者,辄购焉、藏焉…」
玩壶百味,适者为珍
关键在于“适”。
转载请注明:茶馆网 » 图录推荐:高永杰,『曼生石瓢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