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随意搜索“竹”的精神,
百度会给你许多答案:
“正直”、“坚韧不折”、“虚心”、“高洁”……
以“竹”入壶,紫砂壶里早已常见,
“竹鼎”、“竹段”、“束竹”、“三友”等以竹为主体,
以及将“竹”作为点缀装饰与各种传统造型的结合,
紫砂历史上诸多高手将“竹”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当我拿到这件《谦·竹》时,仍然心动了一下:
十分精致小巧,盈盈一握,容量只有100cc。
挺拔的身型,特别是椭圆形的壶身,
优质的青段泥,泛着紫砂特有的质感。
赏这件《谦·竹》需要了解作者以及她的师父。
作者:王凤珍,职业陶人。从艺二十余年,擅制竹壶。
而王凤珍的师父,便是大名鼎鼎的张寅老师,
我与张寅老师相识不久,但我十分尊敬他。
关于张寅老师本人的从艺思想与经历,
完全可以写一本书,
当然这本书暂时也不是时机,
因为他的精彩正在延续。
我只简要聊一点:
张寅老师非常注重原创设计,
而他的设计理念,
更是提倡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里寻找。
“别人说不知道创作什么款式好,
而我觉得根本做不完……”
具体聊一聊这件《谦·竹》吧,
随壶相赠的创作证书上写着一首诗:
“竹生天地间,草木君子贤;
谦和并蒂出,未满是以谦。”
整件壶以“竹”为主体,
工艺遵循竹之特点:竹有节,刚直不阿,有节处转弯。
壶身为一整节竹段,以腰圆体,
壶钮椭圆,与之呼应。
这里提一下,紫砂壶以圆型最为居多,
纯手工腰圆,是在圆型基础上,
利用拍子不停的手工擀制成腰圆,
需用力均匀,防止泥片酥断,
并且时刻关注身型规整,以防侧身,
十分考验陶人技艺。
壶流以两节竹段塑型,
出水极其爽利。
壶把亦是竹段,
竹节处理符合自然界竹生长之规律。
回到证书上这首诗,
“竹生天地间,草木君子贤”
寓意竹子是有贤德的顶天立地的君子。
“谦和并蒂出,未满是以谦”
壶流、把都从竹身生长出来,
并蒂既是造型特征,也寓意竹之连心。
“未满”既是指壶身未作圆型,
又重点提及竹之谦逊的品格,十分切题!
证书上有一行小字:
“恩师张寅设计并指教,王凤珍手制以记之。”
紫砂是一门手艺,自古都是言传身教,
而张寅老师始终不渝的传递给弟子一种精神,
即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元素作创新表达,
这才是紫砂的活力源泉,也是未来的方向。
「作品信息:」
「品名」:谦·竹
「泥料」:原矿青段泥
「容量」:100cc
「作者」:王凤珍
「工艺」:纯手工制作
「印款」:底款 凤珍;盖款 王 凤珍
转载请注明:茶馆网 » 砂壶鉴赏 | 《谦·竹》 王凤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