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“束柴三友”,
乃集松、竹、梅三干而成。
这件作品特色即在壶名里完全表达。
“束”,束起之意,
“柴”,柴木,主体以树干表达,
“三友”,岁寒三友为松、竹、梅。
此壶第一眼望去,便觉粗犷老辣。
以自然界之松竹梅树段为主体,
壶身有两条竹鞭将其束起。
松段的松鳞、松针,
梅段的枝干、花卉,
竹段的竹节、竹叶,
都刻划仔细,自然夹置,
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。
壶把状若虬屈的松枝,
把稍延伸一枝松节,贴塑松针。
壶流有如横生的梅干,
下沿攀出梅花一支,含苞待放。
壶钮巧塑成一捆小束柴,
与壶体呼应。
更为绝妙的是,
在松树干的小洞中,
还塑有一只小松鼠,
探头探脑,或许把此处当成了家。
全器浑若天成,
松之坚、竹之虚、梅之贞
均在此壶上有所展现,
是砂壶器型里文化品格极高的一款。
此壶作者,严强,当今实力派花器高手,师承花器大家江建翔,得其真传,一贯追求紫砂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。其设计的作品,生动有神,古意野趣,是自然生命与艺术生命共存的作品,被称为“凝固的诗,无声的画”。近几年,创作的花器作品在各大拍卖行屡次走高,深受花器藏家追捧。
我与严老师认识数年,观其作品,造型气势纵横自如,特别是三友的斑驳苍老,表现的十分老辣,而作品里又见奇傲精魂,老杆里见新生。
壶流是一件作品的精神门面,观此件《束柴三友》,壶流为一枝老杆,壮硕有力,奠定了此件作品气势,再三观之,愈加耐品。
束柴三友最早由清代陈鸣远创制,后来的诸多紫砂花器大师也都有尝试。再观严强老师这件束柴,采用原矿老紫泥制作,色泽沉稳,精神凸显,气势足,有极强的个人特征。整壶看起来是三种柴干组成,感觉会粗糙扎手,实则不然,严师特别注意作品的艺术提炼,细抚作品,珠圆玉润,手感十分好,的确是一件应该出现在文人雅士的收藏雅藏之所。
转载请注明:茶馆网 » 砂壶鉴赏 | 《束柴三友》 严强